多道物流:智能设备助力物流发展
从整个供应链的层面来看,提升供应链的信息化水平是推动供应链管理的必要条件,也是满足制造企业对物流体系更精准掌控的技术基础。随着多年的市场培育,ERP慢慢的变成了众多企业的标配,成为企业支撑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系统。
但是,传统的ERP系统一般主要支撑采购、生产、销售、仓储等环节,对运输管理模块系统的支持相对较弱,大部分企业不能在系统中看到货物在途信息。由于供应链的复杂性,供应链可视化技术能够对产品在供应链流转环节中所产生的数据来进行采集、加工、传递,因而能够有效帮助制造企业做出快速响应和决策。因此,提升供应链可视化技术并与TMS系统相结合,日益受到制造企业的重视。
智能物流是利用集成智能化技术,使物流系统能模仿人的智能,具有思维,感知,学习,推理判断和自行解决物流中某些问题的能力。智能物流的未来发展将会体现出四个特点:智能化,一体化和层次化,柔性化与社会化。
在物流作业过程中的大量运筹与决策的智能化;以物流管理为核心,实现物流过程中运输,存储,包装,装卸等环节的一体化和智能物流系统的层次化;智能物流的发展会更突出“以顾客为中心”的理念,根据消费者需求变化来灵活调节生产的基本工艺;智能物流的发展将会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世界资源优化配置,实现社会化。
从制造业的特点来看,从本质上说,普通物流与智能物流都是以物料的搬运作为最终的目的。但在过程中又有很多不一样之处,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工业4.0概念最早出现在德国 2011年4月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正式推出,其核心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提高德国工业的竞争力,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占领先机。
工业4.0包含三大主题:一是“智能工厂”,重点研究智能化生产系统及过程,以及网络化分布式生产设施的实现;二是“智能生产”,主要研究整个企业的生产物流管理、人机互动以及3D技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等;三是“智能物流”,主要是通过传统互联网、物联网以及服务联网,整合物流资源,充分的发挥现有物流资源的效率,而需求方则能快速获得相应服务匹配,得到智能的物流支持。由此可见,智能物流是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由于制造业分工持续细化,慢慢的变多的工业产品都须由众多企业一同参与生产,甚至形成全球性分工合作的生产体系,生产出实质上是“全球制造”的产品。因此能说,很多产品生产者已不再是单个企业而是众多企业所构成的“供应链体系”。
这就要求供应链中的“链主”企业对整个链条中的物流运作进行管控。供应链协同要求供应链上所有成员为了一个共同目标,在采购、生产、销售、物流、研发、金融等方面实现协同管理。由于客户的真实需求的不确定性、市场的波动,供应链各环节的成员在做采购、生产决策之前都需要对需求来做预测,不准确的预测会导致库存增加、缺货严重及客户满意程度下降。所以,核心企业一般会与上下游企业分享包括预测、订单、库存在内的信息,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同时与上下游公司进行协同计划和补货。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物流以信息化为基础,通过智能化运作配合供应链的整体运作,保证物料、成品在供应链的顺利运作提供保障。因此说,供应链全球化需要智能物流的帮助。
随着专业的第三方物流慢慢的变多,甲方客户真正的需求三方物流公司具备一定的信息化水平。仓储内部的数据传递及时性也非常的重要,WMS系统成为了标配。因为ERP系统是甲方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流程的,而专业的WMS系统能为ERP系统提供重要的数据传递。
同时为了应对各种成本(尤其是人力成本)的不断高涨,制造企业对智能化的物流装备产生巨大需求,这促进了物流装备企业引进和研发技术更为先进的产品。从近两年的物流装备展览中我们得知,慢慢的变多的物流装备公司开始推出各类自动化、智能化装备,包括自动化立体库、自动化分拣系统、智能物流机器人等。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